財爺:向國際展示香港是各地資金安全避風港
美國對貿易伙伴濫施所謂「對等關稅」,嚴重擾亂全球貿易秩序與供應鏈的穩定。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志形容,美國魯莽的保護主義行徑引發了市場普遍憂慮,不少經濟分析師預測美國通脹升溫、經濟放緩,甚至可能步入衰退。刻下特區政府必須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是全球資金的安全避風港,他透露近月國際資本正加速配置到香港和內地市場,更有外國金融機構表示正在香港擴張規模和增聘人手,反映「東升西降」投資格局變化正逐步凸顯。 ●香港文匯報記者唐文
陳茂波指出,觀乎世界各國的反應,美國單方面挑起關稅戰不僅反噬其自身經濟,亦正將自己推向孤立之境。惟在此復雜的外圍形勢下,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亦難以獨善其身,因此必須認清目前國際經貿格局的轉變將屬中長期結構性,且要凝聚社會各界力量,背靠祖國,共同應對;以積極和針對性的政策措施,轉危為機,在變局中繼續推進經濟高質量持續發展。
為商界提供穩定營商環境
他引述商界人士表示,面對關稅戰的陰霾,香港繼續保持自由港、實行自由貿易政策,為商界提供穩定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至關重要。他認為,刻下的最好策略是維護好香港安全穩定的環境,維護國家安全、金融穩定,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是全球資金的安全避風港;二是繼續向國際社會說好香港在「一國兩制」下的獨特地位和優勢,「眾多跨國企業投資香港正是看中我們內聯外通的優勢,堅若磐石的法治、國際化和友善的營商環境、海納百川的包容文化,以及聯通內地這個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消費和創科市場。」
陳茂波續說,不少企業正調整策略,從過去主要連接內地和歐美市場,轉為開拓內地和亞洲新興市場間的貿易,并特別看好東盟市場。香港作為自由港,可為該些企業靈活物流配送和貨物倉儲提供便利,以實現開拓新市場的計劃。而國家與東盟地區關系友好,產業鏈供應鏈深度結合,香港可在當中發揮供應鏈管理、貿易融資和環境與社會管治(ESG)咨詢等專業角色。
外國金融機構在港擴規模增人手
他透露,最近上市的內地企業,獲得外資認購的比例較過去兩年顯著上升;亦有外國金融機構正在本港擴張規模和增聘人手,有些則從其他地區增調高層人員來香港。他認為有關現象折射出兩大轉勢,一方面是由于國家經濟展現的韌性、在創新科技的突破,以及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的持續深化,讓國際投資者擔心錯失投資內地的好時機;另一方面,美國的單邊主義和政策不確定性,促使國際資金加速分散風險,增加其在內地和香港市場的配置,「這種『東升西降』的投資格局變化正逐步凸顯。」
陳茂波提到,國家和香港在全球變局中蘊藏不少新的投資機遇,也在許多創科領域中有領先的前沿發展。香港于上星期連續舉辦兩場不同主題的大型國際會議——「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」和「2025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香港香山旅游峰會」,前者首次移師境外舉行,亦是本港首次舉辦國家級別的重要學術峰會;后者亦首次在港舉行,也彰顯香港作為國際旅游樞紐的重要地位。在兩個峰會上,許多與會者不約而同指出,十分看好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前景。
在關稅戰割裂全球經貿的背景下,陳茂波強調「一國兩制」的優勢讓香港充分發揮「超級聯系人」及「超級增值人」的關鍵作用,為全球企業和資金提供新的發展機遇。